液相色譜(HPLC)分析中**保留時間漂移**屬于常見問題。所謂“保留時間漂移”,是指在實驗重復進樣條件下,色譜峰的出峰時間發生了明顯變化(比預期早或晚,甚至波動不定),這不僅影響定量準確性,還可能影響定性結果。以下為造成保留時間漂移的主要原因總結:
---
## 液相色譜保留時間漂移的原因
### 1. 流動相成分波動 - **流動相配比變化**:各溶劑比例(如甲醇/水或乙腈/水等)配制不準確、溶劑隨時間揮發或混合不完全,易致極性改變,直接影響保留時間。 - **緩沖液pH變化**:流動相中的緩沖液pH不同,極易影響酸堿性化合物的保留行為。pH有微小變化時,對弱酸/胺藥物保留時間影響尤為顯著。 - **流動相老化**:流動相長期存放可能發生成分分解、水分揮發、吸收CO?等導致配方失衡。
### 2. 流速不穩定 - **泵流速波動**:泵的機械故障、進樣器密封不良、活塞磨損或空氣進入泵體,都會導致流速不穩,進而引起保留時間提前或延后。 - **管路堵塞**:管路或過濾頭部分阻塞,某些流速下降,但儀器未檢測出來。
### 3. 柱溫波動 - 色譜柱未放在柱溫箱中,或柱溫箱控溫精度不高/環境受影響時,溫度升高會使分析峰保留時間縮短,溫度降低則使保留時間延長。 - 柱溫變化1–2℃,對大多數化合物保留時間都是可檢測變化。
### 4. 柱效及色譜柱本身因素 - **色譜柱老化/污染/損壞**:柱效下降,填料活性下降,導致保留時間變短或漂移,某些活性點被污染或溶出也會光學活性或極性改變。 - **使用新/舊柱未重新平衡**:新換柱子或長時間停用后再用,柱子的活性、溶劑含水量都需重新平衡。
### 5. 進樣問題 - **進樣量太大或進樣溶劑類型與流動相不符**:溶劑效應影響致峰型異常甚至保留時間偏移。 - **樣品溶液中污染物或緩沖鹽與流動相/柱不兼容**。
### 6. 泵或自動進樣器維護不良 - **密封圈老化**:密封不良,小量空氣混入,造成流動相輸送異常。 - **進樣閥堵塞或泄漏**。
### 7. 系統死體積與管路問題 - 色譜系統存在死體積或管路彎曲、松動、連接不良,易引入滯后或緩沖作用,表現為峰位置漂移。
### 8. 檢測器設置問題 - 檢測器流通池或參數(如采集啟動延時)設置不當,造成記錄的不一致。
### 9. 儀器及外部環境變化 - 外界供電波動、實驗室空調/氣溫變化,影響儀器及溶劑溫度。
### 10. 梯度洗脫問題 - 梯度系統管路切換、延遲體積設置不準、溶劑比例切換不及時,均可導致保留時間與理論不符。
---
## 檢查與解決建議
1. 避免人為配液誤差,使用精確的移液和天平。 2. 保證流動相新鮮,pH準確,及時更換老化流動相。 3. 色譜柱使用前后充分平衡(建議平衡30min以上)。 4. 每次實驗充分開啟柱溫箱,維持穩定溫度。 5. 定期維護泵、進樣器和管路,杜絕漏液和空氣混入。 6. 使用與流動相極性一致或更弱的溶劑溶解樣品。 7. 梯度洗脫注意編程和比例切換同步,泵需定期校準。 8. 實驗記錄時注明環境溫度和設備設定,便于追溯。
---
## 實驗中遇到保留時間漂移,可按上述各條逐一排查,往往能迅速定位原因并解決問題。
|
- 上一篇:色譜負峰原因總結及解析